
劉冉,女,中共黨員,講師,校黨委學工部心理康健教育與咨詢中心專職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現任22生物制藥1/2班班主任。
愛心:溫暖學生心靈
作爲班主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是最基礎的事情。新生入校前,劉冉提前掌握學生的基本信息,班內60名同學來自全國7個省份,包罗布依族、土家族等6個少數民族。面對多元化的班級,內心的認同感是第一位的。她爲每一位同學准備班級名牌,通過佩戴名牌的入班儀式確立班級歸屬感;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努力建設有配合奮鬥目標的群體。
求學之路離家千裏,新鮮之余也會有思鄉情切。她用滿滿的愛心關懷著同學們的生活適應、上課進度、身體狀況、情感動態等。劉冉說,心理老師擔任班主任似乎有天然的“優勢”,但其實也有無形的阻礙,內心也會很忐忑,會擔心生活中、學習上與同學們沒有交集,擔心自己的“角色沖突”。爲此,也曾與前輩們請教與同學們拉近距離的要领。嘗試通過制造一些“小驚喜”、“小心機”來促使同學們體會到盡管遠離家人求學不易,也會有许多人關心,會有许多人陪伴著。一句句叮囑,一絲絲牽挂,令千裏求學路更溫暖和放心。
耐心:引領學生成長
大學,既要學習專業知識,有安身立命之才;又要學會如何做人,努力成爲及格的“大人”。她鼓勵同學們加強對專業的了解,提升專業能力,制定長遠規劃,選擇未來偏向。提醒同學們認真學習,抓住機會展示自己;同時也關注同學的壓力和負擔,運用專業所長耐心引導,發掘潛力,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在青年發展的關鍵時期,理解他們的內心需要,容納他們的迷茫,探尋資源,給予支持,培養獨立的人格。
對于學業,劉冉認爲作爲非專業課的老師,有许多時候是很難回應同學們的問題的,會“一廂情願”地擔心專業學習和發展。她會提醒同學們多與導師聯系,多參加專業相關的競賽和講座。她對班級有要求,有鼓勵,偶爾也會“生氣”,“生氣”之後再“懊惱”。她告訴班級同學要相信,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確定要努力的偏向,哪怕慢一點,也希望去做一個內心豐盈的人。
除了學業,大學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階段。劉冉利用同學們課外的時間深入寢室、課程小組等群體了解同學的情緒狀況、人際關系、特殊事件等,盡力爲學生排憂解難。另外,家庭的支持必不行少。兩年多來,劉老師堅持與每一位同學的家長進行電話家訪,了解家庭狀況,建设家校協作,及時提供支持,促進學生的身心康健成長。
誠心:規範學生行止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敬畏才知行止”,明確的界限是幫助學生規範行爲提升修養的有效方式。她坦誠與同學們交談,尊重個性,尋求共性,制定班規,使班級整體有目標、有計劃、有行動。根據同學們特點選拔班級學生幹部,定期召開班委會議,配合參與班級建設。兩年來班級同學認真遵守紀律,提升道德修養,保持良好的班級學習風貌;在團支部文化PK賽、運動會等集體活動中團結協作,配合努力,有成長,有收獲。
劉冉說,班裏的同學很可愛,也都很是貼心。兩年來看获得他們在相互扶持中成長,他們會在考試結束以後給班主任發個信息,“老師,我都過了”;會在離校之後主動報個平安,“老師,我抵家了”;會在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追随主任說“老師放心,有我們呢”,點點滴滴,充滿感動。
相逢是緣分,相處是真心。劉冉老師將繼續以愛心、耐心、誠心與班級同學相處,希望陪伴她的學生繼續探索自己的興趣,追尋自己的夢想,守護自己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