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自2014年起,以培养满足区域工业生长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革新与实践。经过恒久的革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种种竞赛中屡创佳绩,近5年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100余项,获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0余门。
工业导向 重构课程体系
为应对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學内容与工业需求适配度低、学生工业亲和力不足、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工业生长人才需求的问题,学院构建了“工程认知—企业案例—工业模块—企业实践”四层迭和的工业导向型课程体系。以“工业导向、产教融合、专特结合、学科交织”为培养理念,紧密对接区域泵与电机、缝制设备、高端装备等“千亿工业”集群,设置流体机械、智能缝制设备等工业模块,开设“真空装备技术”“缝制设备结构与原理”等行业课程,培养学生行业专长;开设“智能制造概论”“人工智能基础”等学科交织课程,教授前沿知识。推进“企业工程师、企业产物、企业案例”进课程,共建校企应用型课程,共编企业真实项目案例。部署学生进企业开展为期1年的企业实习和结业设计,资助学生置身真实职场情况,感受企业从业状态、岗位职责和企业文化,了解行业生长趋势,科学制定职业计划,树立正确择业观,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工业需求的机械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 创新育人模式
针对传统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學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实习实践时机较少的问题,学阅缠“基础实践—创新思维—设计能力—综合能力”四年一贯、项目进阶的实践教學模式革新。以企业真实产物、案例为工具,推进任务式、项目式教學,贯串工程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等全历程。实施“全员创新导师制”,学生全员加入学科竞赛、“互联网+”、挑战杯等“双创”项目,面向企业课题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将课程设计结合企业产物真题真做,企业实习和结业设计结合企业课题真题真解,培养学生解决庞大工程问题能力。
党建引领 构建长效机制
为应对校企相助长效机制建设不足,产教融合难以连续深入的问题,学院构建“党建引领、平台牵引、专项激励”三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党建引领,学院与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党建配合体,将党建与科技研发、人才培養等业务相融合,构建长效相同交流机制。通过平台共建,推进多方共赢。以高性能工业泵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缝制装备工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产学研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校企实验室共建、产物研发、结果转化和共享,推进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企业设立专项人才培育基金,对校企相助历程中体现优秀的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进行奖励,有效引发各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校企相助连续推进。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置1000万元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生、教师、企业导师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各项事情。
展望未來,PP电子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將繼續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相助共贏發展爲目標,不斷深化産教融合和校企相助,強化校企雙主體作用,提升協同育人質量。
——發布于2024年11月9日《灼烁日報》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82b8932025fc49d98f8f871eee78a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