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醫藥化工學院熊贤强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IF=27.4)、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IF=20.3)和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F=8.2)上連續發表三篇一區Top期刊論文,在光電化學界面優化、過渡金屬磷化物結構調控以及新型異質結催化劑構築方面取得了部门進展。這些结果均以PP电子學院爲第一署名單位,熊賢強博士爲論文通訊作者。具體结果如下:
1、提出創新電化學蝕刻要领,在BiVO4外貌生成高濃度氧空位位點,推動MOFs在其外貌分子級外延生長。所得複合光電極呈現理想界面,實現高光電流密度與優異穩定性,該研究爲缺陷工程在光電催化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見解。(Adv. Mater., 2025, 2417589)。
2、通過Zn摻雜調控CoP中Co電子密度重新漫衍,增強對H2O分子親和力,優化H*中間體脫附過程,加速外貌反應動力學。該事情爲開辟非貴金屬助催化劑提供了新路徑。(Appl. Catal. B Environ., 2025, 367, 125098)。
3、提出新型三元ZnIn2S4@Bi2S3@CuCo2S4異質結構,克服傳統I型異質結固有局限,實現光生電荷載流子高效分離,提供了光催化性能提升的新战略。(Sep. Purif. Technol., 2025, 354, 129444)。

图1 BiVO4/MOF复合光阳极体系构筑示意图

图2 ZnIn2S4/Zn-CoP复合光催化剂产氢示意图
這些结果通過對催化劑結構和組成進行精確調控,可以顯著提高光電極和光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爲未來開發更高效的光催化质料、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等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論文1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7589
論文2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5.125098
論文3鏈接: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4.12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