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四位专家应邀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进行交流并做专题学术陈诉。

梁宗鎖教授講座現場
梁宗鎖教授作了題爲《丹參次生代謝調控機制》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梁宗鎖教授重點介紹了植物代謝及其次生代謝調控的研究配景及丹參次生代謝的調控機制。

楊東方教授講座現場
楊東風教授作了題爲《中藥活性身分同步調控理論及生物合成研究》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楊東風教授以藥用模式植物丹參爲例,重點介紹了丹參酮和丹酚酸同步積累規律、WRKY61同步抑制丹參酮和丹酚酸積累及基于丹參毛狀根底盤高效合成紫衫二烯等內容。

張曉丹副教授講座現場
張曉丹副教授作了題爲《空間代謝組解析藥用植物次生代謝産物漫衍規律》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張曉丹副教授以丹參和大葉鼠尾草爲例,結合空間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技術,重點闡述了空間代謝組學在中藥産業的應用。

夏鵬國副教授講座現場
夏鵬國副教授應邀作了題爲《淺談三七皂苷合身分子機制》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夏鵬國副教授從染色體、基因、轉錄等多個層次解析了三七皂苷合成的分子機制。
生命科學學院相关教师、研究生加入了陈诉会,并就体贴的学术问题与专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專家簡介:
梁宗锁,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入选科技部“中国火炬创业导师”称谓。主要从事植物水分与抗旱生理学机理研究与评价数据库建设、泉源信号传输理论与作物水分利用的调控以及药用植物有效身分变化的代谢途径和情况因子调治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中科院院地相助项目、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等项目10余项,在《Plos one》《Plant cell report》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黄土高原树木水分生理生态学特征》《杜仲丰产栽培技术》等专著多部。
杨东风,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中药材GAP专家事情组成员,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开发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认证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药食同源物质评价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GAP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与判定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丹参工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中草药》中英文版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多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和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子课题多项。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Plant Physiology, Food Chemistry及Horticulture Research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张晓丹,副教授,韩国中央大学藥學院生药学博士,浙江省药学会委员,韩国药学会会员,曾任韩国首尔麻浦区药师会中文讲师。研究偏向:天然产物活性物质基础及生药资源开发与评价研究。主持浙江省基础公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国家级重点项目子课题等项目10余项。在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urrent Phaemaceutical analysis,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夏鹏国,清华大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藥學院学术副院长,浙江理工大学留坝中药工业创新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中药品质形成的机制研究和天然药物的开发。近几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基础公益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等科研项目,入选2020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者选介,同时加入完成4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和多项企业横向项目。已发表论文10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6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16篇),单篇最高被引250余次,被下载9500余次;授权发现专利10余项;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浙江理工大学先进事情者(2016/2022)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