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概況
黨政機構
教學机构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國際教育
  • 繼續教育
隊伍建設
  • 人才政策
  • 招聘信息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本科生)
  • 就業服務(本科生)
  • 招生信息(研究生)
  • 招生信息(國際生)
相助交流
  • 國際相助交流
  • 地方相助交流
学术 · 人才

陆仕荣团队聯合浙江大學杨旸团队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发表最新结果

新聞來源:质料學院點擊數:更新時間:2024-11-25

近日,质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陆仕荣团队聯合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基于新型液體添加劑战略,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此结果“Simultaneous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ies of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and modules by finely manipulating the aggregation behaviors of Y-series molecules”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2.4)上。王宇飞博后、陆仕荣研究员和杨旸教授为该论文的配合通讯作者,李耀辉(我校与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浙江大學聯合培养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PP电子学院为论文第一通讯单元。

引入電子缺陷焦点(例如:BTP、二噻吩[3.2b]吡咯並苯並噻唑)被認爲是調節高性能Y系列非富勒烯受體(NFA)的電子振動耦合、離域和分子堆積的有效战略。然而,上述手段往往難以實現對Y系列NFA各種聚集行爲的精確控制,這是限制最終器件性能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PP电子学院陆仕荣&浙江大學杨旸团队提出了一種新型液體添加劑——電負性烷烴,用于增強非共價相互作用和促進電子耦合,相關结果于2024年11月20日發表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研究讲明,電負性烷烴會定向作用于Y系列小分子的BTP核中,促進Y系列小分子的快速成核和結晶,增強了分子堆積和聚集。此外,研究團隊還觀察到這種定向作用能很好保留在共混活性層中,從而優化了體異質結的電荷傳輸並減少了陷阱輔助複合。通過該战略,在PM6:Y6、PM6:BTP-ec9、PM6:L8BO和PM6:D18:L8BO共混活性層體系分別實現了17.60%、18.80%、18.36%和19.51%的效率,同時在厚膜(≥200 nm)大面积(19.31 cm2)模块上实现14.08%的纪录效率。這項事情爲厚膜模組提供指導。

结果鏈接:https://doi.org/10.1039/D4EE04378B


文:杨乾广 /    图:杨乾广 /   审核:陆仕荣、陈基根 /    责任编辑:金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