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 |
生物質基多孔碳的調控制備及其在鈉/鋅-硫電池中的應用 |
報 告 人 |
苏州科技大学 马汝广教授 |
報告時間 |
2025年4月1日下午1:30 |
報告地點 |
椒江校區B號樓201會議室 |
報 告 簡 介 |
報告内容簡介: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富厚。新能源的蓬勃生长为生物质衍生碳质料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机缘。无论市场主导的锂离子电池,照旧未来高能量密度的锂/钠硫电池等,均对碳质料具有巨大的需求。因此,生长生物质衍生功效化碳质料的制备工艺息争析其结构-性能关系至关重要。我们以山竹皮为原料,接纳多段温度加热保温,配合微介孔的物理限制效应,制备了功效化微介孔碳质料,并将其应用于室温钠硫电池电极,体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稳定性(在4 A g?1电流密度下1000圈循环后仍能保持526.1 mAh g?1)。而且,我们在制备历程中进一步加入过渡金属、制造金属-氮-碳催化位点,应用于室温锌硫电池,有效提升了硫的转化,减缓了高硫含量正极的容量衰减 (在4 A g?1电流密度下500圈循环后仍能保持729.96 mAh g?1)。
報告人簡介: 马汝广,男,苏州科技大学质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2013年于香港都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化质料,包罗电池电极质料、隔膜和电催化剂等;已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67 篇,包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ESI高被引论文6篇,H因子55,文章被引9000余次,加入编写英文图书《Flexible Electronics》和《电池质料—基础与应用》各1章,连续入选2020-2024年度“全球前2%顶级科学家榜单”,作为项目卖力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4项;担任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Frontiers of Physics、Materials Report: Energy和《无机质料学報》等期刊青年编委和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 |
承辦學院 |
质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發布日期 |
2025-3-24 |
2025年度全省海岛绿色能源及新质料重点实验室邀请学术報告 歡迎廣大教師、學生參加! |
文:杜鹏 / 图:无 / 审核:缪鸣安 / 责任编辑:孙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