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 |
鈉離子電池FeMn基正極质料開發及其産業化 |
報 告 人 |
蘭州大學 彭尚龍教授 |
報告时间 |
2024年11月11日(周一)9:00 |
報告所在 |
椒江校區B號樓201會議室 |
報 告 簡 介 |
報告内容簡介: 鈉離子電池具有原料富厚、性能宁静、情况友好、应用广泛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储能电池质料对原质料进口的依赖,解决锂离子电池原料“卡脖子”问题。率先解决鈉離子電池工业化中的要害质料铁锰基储钠正极质料工业化技术瓶颈,有助于推动我国钠离子工业链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在新能源质料领域的竞争力,使我国鈉離子電池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而发动一个新的万亿级的新能源市场的生长。基于此,本報告首先介绍鈉離子電池研究配景、技术和工业化进展、以及上下游工业链生长情况,并重点介绍鈉離子電池正极质料开发情况以及课题组在鈉離子電池正极质料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方面的研发进展。最后,对科研团队和蘭州大學进行簡单介绍。
報告人簡介: 彭尚龍,蘭州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清洁能源质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尚钠(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在蘭州大學划分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和博导。随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博士后和会见学者身份开展科研事情。目前主要从事二次电池电极质料的性能提升及规模化制备,涉及锂离子和鈉離子電池。目前已独立开发出了一款可满足市场需求的公斤级高容量、长寿命鈉離子電池正极质料,后期通过中试实现量产。先后肩负中国工程院院地相助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學基金项目和甘肃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项目等。已在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Adv. Sci.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20余篇,引用5000余次,H因子接近50,获授权中国专利20余项,多项专利实现结果转化,实现销售3800万元。被聘为《eScience》《Energy&Environmental Materials》《Rare Metals》《Nano Research Energy》《盐湖研究》和《甘肃科学学報》期刊编委,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和仲裁员,以及国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员会通讯评议专家和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曾受邀多次在海内外重要学术聚会会议上做特邀報告。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质料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新能源协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质料学会理事,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置惩罚与外貌工程分会理事,中国鈉離子電池工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并入选甘肃省“陇原创新创业人才”、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 2024年度第一批苏州湾领军人才计划、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同时也是蘭州大學教學结果奖一等奖、蘭州大學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
承辦學院 |
质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發布日期 |
2024-11-7 |
歡迎廣大教師、學生參加! |
文:曹卫明 / 图:无 / 审核:缪鸣安 / 责任编辑:孙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