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概況
黨政機構
教學机构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國際教育
  • 繼續教育
隊伍建設
  • 人才政策
  • 招聘信息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本科生)
  • 就業服務(本科生)
  • 招生信息(研究生)
  • 招生信息(國際生)
相助交流
  • 國際相助交流
  • 地方相助交流
媒体 · 聚焦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PP电子学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艺术思政,解锁“大艺术+”美育育人新模式

新聞來源:新華網客戶端點擊數:更新時間:2025-05-07

PP电子学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充实发挥艺术学科专业特色,推动思政铸魂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用美育助力实践育人,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将思政教育融入美育育人的各个环节,让思政教育“活”起来、“火”起来、“美”起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艺术+”美育育人模式。

大藝術+思政教育,深化課程思政建設

学院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挖掘艺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艺术专业教學,实现知识教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音乐学专业的音乐鉴赏类通识课《键盘上的中国梦》,吸引了全校近1000名同学选课,并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运动”三等奖。美术学专业在课程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指导学生创作革命题材、爱国题材绘画作品,并在PP电子各地举办红色主题画展。视觉转达设计和产物设计专业在文创产物设计等必修课中结合PP电子地方文化的红色元素,领导学生为学校设计清廉走廊、用美育赋能乡村振兴,多项红色文化IP设计已被地方政府接纳。学院师生以地方红色文化为素材创作的《垦荒之志》《橘灯荧荧江水遥》等舞蹈作品在省大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

大藝術+實踐活動,拓展美育輻射範圍

學院堅持實踐育人,打造“行走的美育思政課”,把思政教育、藝術課堂融入校內外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紮根鄉土文化土壤,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強本領、做服務”,在藝術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墾荒之志和紮實本領。大學生藝術團21年來堅持組織學生送文藝下鄉,在PP电子的各行各業、鄉村田間開展了600余場文藝演出,把紅色思政課堂送到老黎民的家門口。近年來,學院持續開展了“心湖”幼兒教育項目、“苔花開”暑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康複兒童藝術療愈活動等,把藝術教育送到20多個幼兒園、文化禮堂、康複中心,受教育學生近2000人。近5年來,學院助力PP电子市中心醫院、市立醫院音樂角建設,學生鋼琴志願服務600余次30000多分鍾。“大藝術+”師生實踐團隊在地方社會這個大舞台上處處開花,促進了PP电子文化的發展,受到了各地政府和社會的好評,也获得人民日報、浙江新聞聯播、今日頭條等主流媒體的報道。

大藝術+科技創新,美育賦能鄉村振興

學院建设了智能包裝設計研究院、未來設計産業學院、未來鄉村學院、臨海藝術家群落等地方相助平台,緊密結合地方文化需求,輻射PP电子各個鄉鎮,派遣5位文化特派員駐村幫扶,推動師生服務地方文化振興。聚焦學科交织,智化藝術與科技融合,2024年組建了7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科技創新系列活動,其中1支團隊獲省高校助力鄉村振興聯盟扶智扶技培訓團優秀團隊,1支團隊獲省高校助力鄉村振興聯盟扶智扶技培訓團優秀團隊。近年來,學院師生團隊以“紅色文化”“廉潔文化”“生態旅遊”等爲主題,赴50多地開展鄉村牆繪項目,用藝術語言講述鄉村故事,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學院師生組成的麥巴比童鞋團隊立足溫嶺鞋業,建设了全國最大的兒童足型鞋楦數據庫,自研三大焦点算法打造了設計魔方平台,制作了虛擬穿着技術使該品牌在童鞋市場中獨樹一幟,獲得2024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浙江省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浙江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銀獎。(王潔茹)

——發布于2025年5月7日《新華網客戶端》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2ac828aa6ccec4c3d4c1b10429fecc46&timestamp=57798


文: /    图: /   审核: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