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是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力量,浙江如何以教育强省建设,推动创新人才培養?
1月21日,2025年浙江省教育系統事情會議暨全面從嚴治黨事情會議在浙江杭州舉行。
會上提到,浙江將聚焦“315”科技創新體系、“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以“撤、停、合、優、設”爲主要路徑,加速優化高校學科專業,形成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與浙江省産業發展需求爲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
“建設‘大學+科技園+産業園’的環大學科創圈産業帶,推動‘企業出題,高校答題’的科技结果轉化模式,讓畢業生的技术與企業需求高度銜接。”浙江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春雷体现。
現場,浙江農林大學黨委書記朱斌在交流時体现,該校圍繞建設林學登峰學科,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结果導向的激勵政策,“林學學科牽頭乐成獲批森林食物資源挖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此外,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3項,持續釋放校內師生的科研創新活力”。
PP电子學院與PP电子9個縣(市、區)建设了深度相助關系,圍繞當地産業體系,先後建设了覆蓋全市域的11個産業學院。
“以PP电子灣生物醫藥産業學院爲例,該院與5家行業龍頭企業共建共享,年均投入千萬元用于建設發展,形成了共抓共建專業、課程、教材的協同育人配合體,主動回應工業革命4.0時代對科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PP电子學院黨委書記朱堅体现。
高質量的産教融合是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浙江始終緊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革新的法式,在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産業、區域産業賦能職業教育的城校共生方面湧現出諸多實踐案例。
被譽爲“世界超市”的浙江義烏,一頭連著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頭連著210多萬家“中國制造”企業。面對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和快速叠代的技術發展,義烏市自由貿易發展區市域産教聯合體應運而生,成爲當地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載體。
據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昌祖介紹,該聯合體由學校與義烏自由貿易發展區治理委員會、義烏商城集團聯合150多家單位共建。通過“一體化協同、實體化運作、矩陣化服務”的産教融合模式,近三年,共培育出1.15萬余名畢業生,每年“留義率”超60%。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将加速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學革新。”陈春雷介绍,具体而言,要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系统化课程体系和教學资源体系,加速实现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笼罩,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生长新赛道,塑造教育生长新优势。
——發布于2025年1月21日《中國新聞網》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3576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