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和合文化全球論壇今日啓幕,中外嘉賓共話“和合文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越发有力有效的國際傳播體系”。作爲和合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近年來,PP电子市堅持做好和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積極建設“和合聖地”,並重點在理論研究、文化標識、和合實踐、國際盛會、國際傳播五個方面系統謀劃、集成推進,爲加強國際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貢獻“PP电子力量”。
被賦予現代價值的和合精神
3年前,天台山下、國清寺旁,由中國外文出书發行事業局、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PP电子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21和合文化全球論壇”,在天台縣拉開帷幕。自此,天台縣也被認定爲該論壇永久舉辦地。2022年,論壇首次在日本、西班牙同步舉辦外洋分論壇。2023年,外洋分會場增至6個,論壇還首次用中、英、阿、葡、日等多語種發出《“和合世界”全球倡議》。10月31日至11月3日,2024和合文化全球論壇再度啓幕,中外嘉賓齊聚PP电子,圍繞“和合文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主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如此國際文化盛會,緣何“花落”PP电子?“在PP电子常能看到‘和合二仙’圖,圖上一人手執荷花相送,一人手捧寶盒相迎,表現出互敬互愛、和諧相處的美好情誼。荷、盒與‘和合’同音,後人就以荷花與寶盒來寓意和合美滿。”PP电子市和合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楊供法解釋,“和合二仙”的原型,就是隋唐時期天台山名僧寒山、拾得。
1300多年前,唐代白話詩人寒山從長安到天台山,與國清寺僧拾得結爲挚友,兩人吟詩會友、包容友善、淡泊名利的故事被廣爲傳頌。在民間,寒山、拾得就是和合文化的象征。清雍正十一年(1733),天子敕封寒山、拾得爲“和合二聖”,天台山也因此被譽爲“中華和合文化聖地”。
楊供法介紹,“和”“合”二字早在甲骨文上就已單獨出現。和合文化曆史悠久,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最早以“以他平他”界定了“和”的看法,並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念,對中華文化的和合思想體系作了奠基。第一次對和合文化作出了系統闡述。春秋時期,和合內涵不斷加深。從《論語》的“和爲貴”“君子和而差异”,到《禮記》的“天下大同”等,和合思想體系在曆史中慢慢形成。
“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楊供法說,隨著時代發展,今天的和合精神已被賦予更多現代價值。作爲“浙江三大文化”之一的PP电子和合文化,既是PP电子都市精神的文化源泉,更是中華和合文化的鮮活樣本。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倡導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等國家戰略和部署,也都貫穿著和合文化的精髓。
可見可觸可感可知的和合文化
步入泰隆銀行PP电子分行,站在和合·共富式廳堂中,滿眼是PP电子地方農特産品、非遺作品、文創産品等,這些都來自泰隆長期相助的客戶。線下展示、線上助銷,運行2年多,泰隆已爲上百位客戶帶貨3000多款産品;和合·會客廳裏,不定期舉辦沙龍、講座、路演等活動,邀請專業律師機構開展金融执法知識講座,引入教培機構帶來親子互動課堂;24小時開放的“和合書吧”,藏書上萬冊,而一旁的網紅咖啡店,銀行爲其提供了共享商業空間,一直免租經營……
“我們把和合文化融入企業經營理念,貫穿于泰隆與員工、與客戶、與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泰隆銀行PP电子分行行長張丹峰舉例說道,泰隆不僅持續開展助學助教、恤病助醫等愛心活動,還創新建设公益積分制度,鼓勵員工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所獲公益積分可累計兌換成假期。
“近年來,和合文化在PP电子正變得可見、可觸、可感、可知。”PP电子市委宣傳部门管副部長介紹,PP电子市以和合文化培育都市氣質,系統規劃設計和合聖地標識,在天台縣落成“和合聖地碑”,建設全國首個和合文化展示館,並將和合元素和標識廣泛應用于都市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和主要入城口,建成了和合公園、和合大道、和合書吧、和合都市雕塑等。同時,推動和合文化融入文化陣地“建管用育”,推進和合文化功效區融入全市150家五星級文化禮堂、30家社區文化家園以及20家企業文化中心。
通過積極挖掘搶救,PP电子市還整理出书一批“和合文化”曆史遺存資料,累計出书古籍點校本10部、古籍影印本20部,撰寫出书相關研究專著24部;在國內打造“和合文化百場講壇”傳播品牌,組織講壇進高校、進社區、進邊疆,目前已舉辦47場。
“走出去”流传 “走进来”感悟
近日,在日本東京和合文化外洋驿站內,一場茶會正在進行。站長鄭燕身著漢服介紹著天台茶和日本茶的淵源,並帶領各人體驗宋代點茶。
“我願做中日兩國的民間橋梁,通過自己的力量,帶動周邊日本友人了解、體驗並傳播和合文化。”2019年,中國首家和合文化外洋驿站落戶日本,擔任站長的鄭燕,5年以來,利用驿站爲日本當地民衆組織開展品茶、點茶、插畫、書法、篆刻等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
截至目前,PP电子市已在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羅馬尼亞、俄羅斯等16個國家,建設29家和合文化外洋驿站,覆蓋全球六大洲。PP电子市委宣傳部门管副部長介紹,PP电子市配套出台了外洋驿站常態化活動部署等制度,積極推動外洋驿站在國外都市舉辦系列文化活動、促進文化交流,已累計開展活動500余場。此外,還探索建设PP电子市和合文化研修基地,設計研修線路,邀請國際友人“走進來”,感悟體驗和合文化。目前,已有多批次來自俄羅斯、法國、韓國等國外青年參訪。
2024和合文化全球論壇同樣有著豐富的國際元素。本屆論壇,將集中宣介“尚和合”的中華文明精神標識,深入開展文明交流對話,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不僅設置了“和合文化全球傳播大使”頒授活動環節,來自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波蘭、希臘、塞爾維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余位國際友都市長代表,還將聯合簽訂“友好都市深化文化經貿交流相助機制”。
天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紹滬告訴記者,相較于往年,本屆論壇外洋嘉賓規模更大、規格更高,外洋嘉賓達80余人,涉及全球30個國家,同時新增了“和合天下·心歸天台”始豐湖夜遊、寒山明岩景區等多個和合主題體驗點,新設工業品展銷區,讓中外嘉賓能更深入地感受天台將和合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生動實踐。
和合文旅 打造中國首個和合文化博物館
今年2月,21名天台新鄉賢後代從北京、杭州等地彙聚天台縣,踏上“和合尋根之旅”。在和合人間文化園,他們參加專題講座,制作和合花燈。今年7月,2024年浙台兩地青年PP电子和合文化體驗營活動中,60余名兩岸青年走進和合人間文化園,零距離感受“一根藤”回環穿插的非遺木作技藝魅力並體驗漆扇手作……
“2015年開館至今,園區已接待中外遊客近百萬人次。”和合人間文化園辦公室負責人王爲權介紹,和合人間文化園位于浙江省級特色文化小鎮——天台山和合小鎮內,是一個以“和合人間”爲品牌、“和合文化”爲主題,融非遺、婚慶、考察、文創等業態爲一體的文旅融合産業園。目前,一期已建整天台和合博物館、“一根藤”藝術館、滿堂紅婚俗館、和合堂等,內駐多個名家大師事情室。
其中,天台和合博物館爲中國首個和合文化主題博物館,藏有3000多件體現和合文化的文物、史料。和合堂則以再現和合婚俗儀式圈粉無數,每年都有衆多新人慕名前來舉行傳統婚禮,大紅燈籠高高挂,和合二仙立門前,背新娘、坐花轎、跨火盆、拜天地……這裏還成爲當地民政部門頒發“和合婚書”的戶外基地。
離和合人間文化園約5公裏的天台縣文化中心內,還建起全球首個和合文化展示館。進入序廳,科技感十足的LED大屏播放著有關和合文化的論述話語,頂部荷葉造型的花燈,彰顯和合意境。展廳內,帶有“和合二仙”圖案的筆筒、百子喜果鐵盒、和合牌香粉、和合婚書等,頗爲吸睛。從和合之源、和合之義、和合之美、和合之治到和合之交,展館全面展示了和合文化的起源、內涵價值,天台山和合文化、和合文化在天台的當代探索、弘揚和發展等。
和合鄉村 文化賦能奏響鄉村“共富曲”
雖已入冬,但天台縣赤城山腳下的塔後村依舊郁郁蔥蔥。青山綠水間,白牆黛瓦的民宿錯落有致,宛如一幅水墨畫。“即便平時,我們7間客房也經常滿房,一年能賺30多萬。”村裏最年長的民宿老板陳達中告訴記者,而10年前,他還只能靠拉黃包車謀生。如今,女兒也辭去了外面的事情,回到村裏和他一起打理民宿。
“從曾經的無人問津到現在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從曾經貧困荒涼的落後村蝶變如今美麗共富的先進村、網紅村,斬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諸多國家級榮譽,這一切都離不開和合文化的實踐運用。”天台縣塔後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孝形回憶,2017年,他剛來村子時,村集體賬戶上還負債約160萬。
近幾年,依托位于衆多景區中心的區位條件及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尤其鐵皮石斛種植面積超3000畝,塔後村開始舉辦藝術節、音樂節,激發鄉村活力,接纳獎補等政策鼓勵青年返鄉開民宿,形成規模化效應,同時積極發展大康健産業,建起國醫館、艾灸館、艾灸體驗中心等多個養生場館,形成“中藥材種植+深加工+銷售+服務+旅遊”五位一體的産業鏈。
2023年,塔後村共接待遊客42萬人次,實現村集體淨收入185萬元,全村經營性收入2685萬元。“一個村富了不算富,抱團共富更有奔頭?。”陳孝形介紹,2021年起,天台縣赤城街道黨工委牽頭建设了塔後片區,以塔後村爲中心、8個行政村聯合成片、和合相助,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在塔後村的幫助下,仙都村的民宿、農家樂等産業正成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九峰村的美食節辦得如火如荼,三新村也正謀劃著油菜花節、向日葵節的品牌塑造。
和合企業 文化“軟實力”成發展“硬支撐”
“從設置總占地1.1萬平方米的健身中心到打造1890(一撥就靈)員工服務平台,從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等社會公益,到搭建合夥共富平台,爭做帶富幫富先鋒,公司的每一步發展、每一項重大決策背後,都有一種無形力量在助力,那就是和合文化。”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姚兆樹說。
銀輪是一家專注于研發、制造和銷售各種熱交換器的民營股份制企業,爲我國熱交換器行業首家民營上市公司,在美國、德國等地擁有52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熱交換器産品産銷量連續20多年保持國內首位。銀輪前身爲建设于1958年的天台機械廠,1999年,企業改制乐成,350名骨幹員工均成爲企業股東。“從那時起,公司就奠基了‘和合家’的發展文化,員工之間不僅是同事,更是家人。”姚兆樹回憶。
姚兆樹介紹,2023年,銀輪實現總營業收入110.18億元,同比增長29.93%。“先富”的銀輪,在資金衆籌、企業治理等各方面,及時向中小企業伸出援手。牽頭天台多家企業發起設立地方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天台民商投資中心。自2016年創辦以來,中心共籌措資金2.3億元,乐成扶持浙江大自然、嚴牌股份等2家企業上市。目前,天台縣有上市公司10家,數量居浙江省26個山區縣首位。
銀輪還利用自身社會資源,牽頭建设新能源産業營銷服務中心,整合上下遊企業在全球各地的工廠、技術中心、辦事處等營銷渠道,促進鏈上企業各展所長、攜手共進。例如,鼎和實業爲富華新质料進入三一重工配套牽線搭橋,銀輪控股子公司進入奇瑞新能源汽車配套供應鏈。目前,營銷中心共有會員企業近300家,服務企業3100多次,爲産業鏈打開了全球化市場銷售花样。
和合治理 “和爲貴”融入社會基層治理
“只需掃描這個二維碼,來訪群衆就能了解入庫調解員的基本信息、擅長領域等,再根據需求選擇信任的調解員……”近日,在天台縣“和爲貴”東部和合調解中心,事情人員向記者展示著“點單調解”的流程。
“和爲貴”東部和合調解中心位于天台縣三合鎮,是一個跨區域和合調解中心,擁有88支村居和合調解隊,專門調解四周4個鄉鎮區域內的各類矛盾糾紛。這樣的調解中心,在天台縣共有3個,從東到西連點成線,覆蓋全縣所有鄉鎮(街道),共吸納2797名老黨員、退休幹部、新鄉賢等擔任“和合調解員”。
三合鎮專職人民調解員王繼福是其中一員。此前,王繼福曾長期在黃務村擔任調委會主任,村民們親切稱他爲“王保長”。自2017年加入“和合調解員”隊伍以來,王繼福參與調解各類案件超千件。調解中,他堅持“和合”理念,將和合文化融入人民調解事情中。
去年底,三合鎮一對鄰裏因裝修衡宇油漆濺落發生矛盾,當地村委會介入後,事情未予解決,簡單的鄰裏矛盾因互不相讓一度激化升級。今年6月,雙方到“和爲貴”東部和合調解中心申請調解。王繼福聽取雙方陳述後,立即走訪收集信息,並聯合辦事處、村幹部,多次開展調解事情,用好鄉賢力量協同做好當事人思想事情。1個月後,雙方就賠償事項達成一致,握手言和。
近年來,PP电子堅持將和合文化融入社會治理理念,將和合思想運用到基層治理實踐,這是PP电子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最大特色,也是最亮底色。圍繞“和合”二字,和合司法、和合調解、和合街區、和合村居、和合家庭等一大批“和合系”社會治理品牌應運而生、熠熠生輝。
——發布于2024年10月31日《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24-10/31/content_849774.htm?div=-1